日月山初唐時名“赤嶺”,是一個繁華的商品集散地。唐與吐蕃議定以赤嶺為站,相互貿易和使者往還瘓調坐騎。唐代對周邊的和親政策,特別是與西城的和親政策促進了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往,這里對于這種文化交流起過很大的作用,至今藏族人民還親切地稱文成公主為“阿姐甲莎”一即“內地阿姐”、“漢族姐姐”之意。
解放以后,日月山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青藏公路從山上經過,建設者們在高聳人云的峰頂立下了一塊青石巨碑,正面雕著三個斗大的紅字“日月山”。遺憾的是,人們過去修的“文成公主祠”因多年失修而廢坍無存了。今天,日月山上又修建了兩座具有唐代建筑風格的亭閣:日亭和月亭。
日月山之西,有青藏公路車站和倒淌河,“倒渦河”之所以有此怪名,也與文成公主有關。據說,文成公主下了曰月山,回頭遙望家鄉,視山被遮,不禁雙淚長流。但為了漢藏人民的友誼,她仍毅然前行。她的行為,感動了草木山石,連河水在順著公主西行的方向“倒淌”。其實,西流的倒淌河,是河流長期朔源侵蝕,襲奪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