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飲食風格介于中國和日本之間,多數人用餐使用筷子。萊料以高蛋白食物為主,輔以蔬菜。喜食湯和飯(牛肉湯、排骨湯等和在飯中)、火鍋、湯面、冷面、生魚片、生牛肉、什錦飯等。也喜歡熱辣口味。在宴會上,韓國人習慣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勸酒時不可拒飲;不勝酒力時杯中應留點酒;對于醉酒者,他們多持寬容的態度。受人敬菜時要禮貌地推讓兩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飯后被人邀歌時不可拒唱。
韓國的民族服裝是:男子穿襖、坎肩、褲、長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襖、裙、長袍,裙子長而肥大,豐滿流暢。現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裝,講究服飾。進屋脫鞋是他們的傳統習慣。他們也用炕,炕內用熱水管取暖。
韓國人注重禮儀。見面必互致問候,男子見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雙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動與女子握手。初次見面,交換名片。韓國人多以軟飲料待客,客人必須接受主人提供的茶點。韓國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談本國政治、經濟、妻室等話題,但喜歡詢問個人情況。他們自尊心極強,不容公開被人批評或異議。在社交場合,男女必須分開。在公開場合,得讓男土先行,各種會議發言者致辭都把“先生們”放在“女士們”之前。尊敬師長,使用敬語,不得當長者面抽煙、戴眼鏡。上門造訪習慣帶上小禮品,但不送外國煙;接物時必須用雙手,不能把禮品當場打開。在任何場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韓國節慶較多。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節日活動類似我國春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傳統飲食是種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藥膳、五谷飯、陳茶飯等。農歷4月8日為佛誕節及頌揚女性的春香節。農歷5月5日為端午節,家家戶戶都以食青篙糕,掛菖蒲來過節。農歷8月15為中秋節,農歷9月9日為重陽節。清明掃墓,冬至吃冬至粥(摻高梁面團子的小豆粥)。除上述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重視圣誕節、兒童節(5月5日)、恩山別神節(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有射箭、摔跤、拔河、秋千、跳板、風箏、圍棋、象棋等。
韓國人喜歡單數,忌諱雙數。忌用“四”(韓語音同“死”)。忌用一個手指指人。站立交談時不能背手。女子發笑時必須掩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