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區盛產茶葉,唐代詩人就有"湘資泛輕花"的題詠,到五代馬楚王朝時期,長沙種茶業盛極一時,與北方的茶葉貿易成為長沙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長沙茶葉名品云集,最有名的有高橋銀峰、長沙茉莉花茶和寧鄉溈山毛尖。
高橋銀峰茶產于長沙縣的高橋鄉。這里地處玉皇峰下,周圍山丘疊翠,河湖掩映,土層
長沙毛尖茉莉花茶有獨特的風味,其條索緊結,茶葉濃醇,花香鮮靈,純正持久。沖泡后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勻嫩,耐沖泡,飲后滿口留香,為花茶類的佼佼者。長沙產茶葉和茉莉花有悠久的歷史,明嘉靖《長沙府志》即有"雜貨之品曰茶,(貢)歲進茶芽六十二斤"的記載;清嘉慶《長沙縣志》也有"茉莉夏開白色,清麗而芳"的記載。長沙茶廠采用自己加工的毛尖茶配以潔白、肥壯的茉莉鮮花,以傳統的手工窨制工藝,制成了猴王牌毛尖茉莉花茶,被指定為湖南省出國人員禮品和首都釣魚臺國賓館招待外賓用茶。
寧鄉溈山毛尖茶相傳為唐代貢品。清同治《寧鄉縣志》記載:"溈山六度庵、羅仙峰等處皆產茶,唯溈山茶稱為上品。"民國《寧鄉縣志》載:"溈山茶雨前采制,香嫩清醇,不讓武夷、龍井。商品銷甘肅、新疆等省,久獲厚利,密印寺院內數株尤佳。"我國西北部邊疆的少數民族,一向視溈山毛尖茶為最珍貴的禮品茶。劉少奇生前也愛飲用此茶。溈山系大溈山上的天然盆地,地勢高峻,群峰環抱,林木繁茂,云霧常年不散,故有"千山萬水朝溈山,人到溈山不見山"之說。這里的茶園屬黑色砂質壤土,土層深厚,腐殖質豐富,茶樹飽受雨露滋潤,故而根深葉茂,梗壯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強,是制作名茶的最佳原料。制作后的茶葉,葉緣微卷,呈片狀,形似蘭花,色澤黃亮光潤,身披白毫;沖泡后內質、湯色橙黃鮮亮,煙香濃厚,滋味醇甜爽口,風格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