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概念中,阿凡提絕對是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由無數詼諧幽默的故事串成。人們普遍認為他就生活在中國的新疆。可是,有不少地方的人要提出異議,指出阿凡提屬于他們那個地方。烏茲別克斯坦人說,阿凡提在他們的旅游勝地布哈拉;土耳其人說:阿凡提是我們南方城市阿克謝希爾城的人,因為這里有他的墓地。
風靡世界的阿凡提大叔就安息在這里!
在從卡帕托奇亞前往科尼亞的途中,我的車路過不少平靜、富庶的小鎮,當又一個小鎮冒出來的時候,我決定下去走走,因為我已經在小鎮的橋頭雕像處捕捉到一種信息,這里是一個值得停駐片刻的地方,果不其然,我出乎意料地在這個小鎮的橋頭附近,發現了一個阿凡提墓地公園。
阿凡提并非虛構,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的本名叫霍加.納斯爾丁;也有人叫他納斯爾丁.阿凡提或毛拉.納斯爾丁。“阿凡提”不是人名,正同“霍加”和“毛拉”一樣,都是對人的尊稱。“阿凡提”意為“先生”、“老師”,“霍加”、“毛拉”則是伊斯蘭教宗教人士的尊號。
顯然,在這里,阿凡提是真正的大明星,和他相關的圖像到處都是。
阿凡提生活在十三世紀的土耳其。他于回歷六0五年,也就是公元一0二八或一0二九年,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霍爾托村。他同父親一樣,都當過清真寺主持公眾禮拜的領拜人,而且還是一位精通伊斯蘭教的神學家。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博物館里,至今還保存著他的一張畫像。他長著很長的胡須,頭上戴著很大的纏頭,身子騎在一頭瘦小的毛驢上。
據說,他騎毛驢的方法很特別,是背朝前,臉朝后。他對他的學生解釋說,假如我面朝前騎在毛驢上,你們就會落在我的背后;假如你們走在我的前面,那我又只能看見你們的背脊,因此我選擇了一種最好的騎毛驢的辦法,就是背朝前,臉朝后,這樣就解決了一切難題,而且能更方便地看著交談的人,這樣也就顯得更有禮貌。
雖然這幅雕像沒有倒騎驢,但并不說明這不是阿凡提。呵呵。
墓地已被修剪成了一個小有規模的公園。剛進來時,里面靜悄悄的,這是關于阿凡提公園的一些建造簡介之類的文字。
很多的墓碑聚集在這里。土耳其式的墓地還是頭一次看到,造型和用料都頗有講究,因為土耳其文字的美麗形狀,也給那些碑文帶來神秘的印象
受人愛戴的阿凡提,活到七十六歲高齡,最后在土耳其南方的阿克謝希爾城逝世,他的墳墓至今尚存。有趣的是,他的謝世也沒有離開笑話,據說,墳墓也是根據他的最后一個笑話,也就是他的遺言建成的。
可惜,我到達的時候,這個地方正在被修葺,上面蓋了一層苫布,無法拍到。未免有些許遺憾。
然而,他用聰明、機智、幽默的語言,嘲笑了人們的愚昧、無知,諷刺了統治者的荒唐、殘暴,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讓這個世界的人們永遠地傳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