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奇特的安卡拉那高原上,我可以看到巖層上層松軟的白堊,底層堅硬的結晶。水滴石穿,沒有比這里更確切的。平均每年多達1800毫米的大雨,千萬年來執著地把巖石溶掉,松軟部分溶掉后,留下尖錐、尖柱和峰脊,它們被侵蝕成薄片、利刃,使大紅島得以完善地被保存下來。
當地人稱高原中部那些令人生畏的巖石為"磬吉",因為敲擊時會發出破鐘似的低沉聲。馬達加斯加人說"磬吉"沒有一片容得下一只腳的平地。不畏艱險的博物學家努力穿過曲折的尖石陣外圍,但最后都暈頭轉向被迫返回。少數嘗試穿越"磬吉"的人都說最好得乘飛機,從上空一個安全距離俯瞰。
雨水滲入安卡拉那的巖石縫,溶成深洞。我們探訪的是格羅特德安德非亞貝洞穴。循著巖洞向深處走,點點水滴從洞頂落下,水中的石灰質在洞里沉積,形成壯觀的石筍和鐘乳。流入石灰巖隙縫而失去蹤影的溪流,會在地下出現,在地道和洞窟形成地下河。有些較大的洞穴,頂部塌落,底部長滿植物,形成一小片一小片分開的原始樹林,棲息著不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