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臨臺灣海峽,東北鄰臺北縣,西南與新竹縣、東地與宜蘭縣交界。該縣在鄭成功收復臺灣前,還是一片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后來大批閩、粵沿海居民來此墾殖。因開發初期遍植桃樹,花其姹紫嫣紅,燦欄如錦,故曰桃仔園,后改稱桃園。其縣治設在桃園市。
桃園縣的地形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即濱海平原、丘陵臺地及高山地形。由大園鄉至觀音與新屋一帶,為狹長的平原;東部的復興鄉則群環繞,多為一、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如拉拉山、那結山、鳥嘴山、李棟山、巴博庫魯山等;夾于高山地帶與濱海平原間的即為丘陵臺地,分布在林口臺地以西,桃園市、中壢市中線以東的地方,呈狹長的帶狀。
桃園縣的觀光游憩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南部的大溪、龍潭、復興等鄉鎮,有大溪老街、李騰芳古宅、齋明寺、蓮座山觀音寺等文史古跡,以及著名的大溪豆干、木器等;環石門水庫一帶,有龍珠灣、亞洲樂園、童話世界、昆侖藥用植物園、龍溪花園、鴻禧山莊等景致秀麗的游樂區,龍潭鄉的小人國也是此區的要角,而水庫盛產的鮮魚更打響了石門活魚的名號。北橫公路是本縣最精采的旅游動線,串連起慈湖、角板山風景區、東眼山森林游樂區、小烏來風景區,以及巴陵一帶的達觀山自然保護區、新興溫泉等,風光無限,而夏季碰上水蜜桃產期,更可大啖一番。濱海方面,竹圍與永安分別為桃園縣南北兩大漁港,伴隨漁業發展而成的觀光漁市及林立的海鮮餐廳,則成為旅游桃園濱海地區的主角。
交通:
鐵路 縱貫錢路貫穿境內,桃園、中壢、楊梅為各級列車??看笳尽?BR>公路 桃園市與中壢市分別為兩大聯外樞紐,有臺汽客運通往西部各大城;鄰近大臺北的龜山、大溪則與臺北交通頻繁;中壢、龍潭、楊梅等地另有新竹客運,連接新竹縣、市。桃園客運行駛縣內各鄉鎮,以桃園、中壢為兩大中心,大溪、龍潭、楊梅等地亦為地區型的轉運站;中壢一帶另有中壢客運行駛。
美食:
桃園開發歷史不算久遠,因此較缺乏“歷史性”的美食特色,然而各鄉鎮間有著頗大的地理差異,這種山海平原間的差異反而影響桃園人的飲食習慣,例如沿海地區的海鮮與陂塘中飼養的鵝鴨,中壢與龍潭因地貧而盛產花生,石門水庫、北橫、大漢溪等靠山濱水之地,亦提供了源源不絕的豐盛食材,形成今日桃園美食山海各異的地理特色。
桃園小吃雖未能在浩瀚的臺灣美食名錄中闖出名號,但業者憑借著數十年的經驗累計,倒也開創了地區小吃的一片天空,如老牌新明牛肉面、金河冬粉丸等。而信宏鵝肉店則占盡新屋盛產鵝肉的地利之便,奠定鵝肉專賣的權威地位,此外,地方族群色彩融入滇緬風味,造就了云南村美食。而龍潭的花生糖、石門的活魚、大溪山溪產等,皆能充分發揮當地特色,豐富了桃園美食的多樣性,也給予食客更多的選擇。
平鎮市忠貞里為一處滇緬移民的眷村,在忠貞市場附近即有多家云南小吃店,提供道地滇面美食,其中尤以店齡40年的陳記小吃,最能保有云南原味。店里的米干、米線、豌豆粉皆為云南家常小吃,米干及米線均為純在來米做成,口感有如客家飯條,豌豆粉則是將豌豆磨成粉,蒸熟放涼后自然結成凍狀,滑潤爽口,而以草果、花椒、芫萎子等香料制成的醬料更是少不了,若再加上酸辣的云南泡菜,風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