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但古埃及人在約四千年前就學會了用尼羅河兩岸生長的紙莎草做紙的技術,這種紙比中國蔡倫發明的造紙術還要早許多年。在埃及的旅游景點和工藝品商店,隨處可見一種畫在紙莎草上的畫,其絢麗的色彩,鮮明的特色很受游客的喜愛。
這些畫的紙張呈淡黃或淺棕色,雖不太平整但很柔韌。入畫的除了宏大的金字塔或神殿等埃及風景外,更多的則是古埃及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和各種神祗,題材多取自于古埃及神廟、宮殿及墓室的壁畫,畫風獨特,自成一派。
這種紙畫所采用的紙,直接取自尼羅河三角洲生長的一種水草,紙莎草(Papyrus)。古埃及人將其莖稈的心切成極薄的片兒,然后把這些薄片像編竹席那樣編成一張張,放在重物下軋平,便制成了紙莎草紙。這種草紙光潔柔韌,富有彈性,紙面上有草莖的纖維經緯交織,非常美觀。
在很多接待外國游客的工藝品商店里,還有人專門演示莎草紙的制作方法。
正宗的紙莎草紙畫按照古埃及傳統的制作工序,完全靠工匠手工描繪上去,在干燥的環境下,色澤鮮艷,且不褪色,其所用顏料是以動植物和礦物為原料特制而成,色彩絢麗。其綠色來自綠松石,藍色來自孔雀石,黃色來自藤黃,紅色來自赤鐵石,黑色來自煤精石。不過這類正宗精致的莎草紙畫往往售價不菲,動輒幾百美元到上千美元。
一般的游客,主要是被莎草紙畫絢麗的色彩和獨具特色的題材所吸引,買回去也就是作個旅游紀念。所以市場上更多的是一些畫幅不大,便于攜帶的莎草畫,一般幾十埃鎊即可購得一幅,買得多還可以狠狠砍價。這些畫制作相對粗糙,但同樣是手工繪制,作為一般旅游紀念還是不錯的。當然市場上還有很多用香蕉皮或蘆葦皮制作的替代品,甚至是機器印刷的,也要注意鑒別,只是短時間內要掌握鑒別方法,難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