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有著悠久的郵政歷史。唐朝時候的烏鎮就是一個商業非常發達的鎮,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由于烏鎮與外界頻繁的信息交流,使得烏鎮與外界有更多的貿易往來,從而使烏鎮的經濟更加繁榮。元朝正式有了馬驛和水驛之分,在烏鎮鏡內設置的大部分為水驛,就是用船運傳遞公文豈,驛站內設有固定船戶,負責傳遞官方文書。烏鎮西市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條支流,烏鎮老郵局就位于西市河畔。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烏鎮成立老協興民信局,民信局以營利為目的,但郵資比較低,業務很廣,不僅可以傳遞國內的信件,還可以傳遞海外的華僑和家屬之間的通信。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決定“裁驛歸郵”,開辦“大清郵政”。烏鎮郵局創辦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九日,當時只經營信函業務,后逐步兼營包裹,匯兌等業務。那時候開辦郵政,僅配備一些簡單的工具,郵運業務是靠郵差憑借雙腳,艱苦跋涉出來的,步行的郵差肩挑郵件,打著綁腿,風塵仆仆地行走在郵路上。不過由于烏鎮水路交通發達,所以烏鎮的郵運方式更多是以船只代運的。
抗戰期間烏鎮郵局停辦,有私人設立的寄信出兩處,進出信函都需要加收手續費,抗戰勝利后郵局恢復。老郵局的建筑風格和西柵大街的木結構的老房子完全不一樣,它是磚瓦結構的,大門是一扇西式的鐵門,整個房屋的建筑特色有點中西合璧的感覺。幾經歷史風雨,它至今還在對外營業,你在這兒還可以看到許多珍貴的文物級郵政展品。買幾張明信片,蓋上烏鎮老郵局的郵戳,寄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已成為游客的一大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