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柵街區,你看不到一條水泥路,所有的街巷全是用磚石鋪就,行走在那些被歲月磨得發亮的青石板上,你仿佛在與悠久的歷史對話。
在古鎮,石板路并不罕見,但這么大一個街區全是石板路的卻并不多見。最值得一提的是烏鎮西柵的石板路,全長五公里余,完全數百年前原汁原味的模樣。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街面石板的下面是空的,實際那是一條雨水收集、排放通道,這樣即使暴雨時街面也不會積水。因為下面是空的,所以走在石板路上,不時會傳來石板輕晃的“咕咚”聲,別有一番情趣。
西柵的街長,弄堂也特別多,七拐八彎,猶若迷宮。弄堂因行走的人相對較少,所以路面除了石板,還有用卵石、碎石、條磚鋪的,形式十分多樣。西大街中段就是一段弄堂比較集中的地方,有醬油弄、蔣家弄、唐家弄、洪昌弄等,走進弄堂,兩邊山墻高聳,將頭頂上的天空遮掩得只剩一條窄窄的線,不時還有橫斜的樹技或人家園中的薔薇探出墻頭,曲折幽深,更添幾番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