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1”日本大地震的2周后,我因工作關系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心中隱隱約約還是有些忐忑,不知道日本的真實情況如何。
到了福岡國際機場后,與日本友人會面,想從他的臉上看出點端睨,友人卻一如平常,談笑風生,再看看周圍的其他日本人,也看不出有任何異樣,加之藍天白云,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覺得之前的擔心和疑問是多余的,聊起我們來之前的種種擔心,日本友人用一句話就讓我們釋懷了:“事實勝于雄辯.希望你們多看看,多了解一些。 ”
在去阿蘇火山的高速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大小車根據各自的車道有序地行駛,聽不到一聲喇叭的聲音,沒有人超速,更沒有人爭道,路況好加之乘坐的車是新的,基本上感覺不到車子的顛簸。日本高速公路的品質自然是高,也與國民的良好素養,即長期形成的禮讓別人、不給他人添麻煩、遵從秩序有很大的關系。到達途中休息站時,餐廳和商場人來人往,此時正是日本放春假的時間,日本高速公路收費制度改革后,不論路程長短,一次收費為1000日元,相當于80元人民幣,這是日本政府為促進國內消費而制定的舉措。費用低廉,櫻花正含苞欲放,舉家出游,確實是好時光啊。
阿蘇火山是世界上具有最大破火山口的活火山,位于日本九州島熊本縣東北部,略呈橢圓形,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18公里 ,面積250平方公里,在大火山口內有10余個噴火口。阿蘇山火山口外的外輪山,海拔1000米,內側多懸崖峭壁,熔巖裸露;外側地勢較緩,登上外輪山北側的大觀峰可眺望阿蘇山全景。大火山口內多溫泉、瀑布,風光綺麗,辟有阿蘇國立公園。其破山口為一巨碗形火山凹地,山下春日暖暖,山上卻飄著雪花,這天又趕上噴煙比較大,煙霧被風吹過露出火山口湖底時,沉積的硫磺液卻是綠色的。我揀了幾塊火山石以做紀念,據說有祛寒的功效。火山灰土壤松軟肥沃,植物生長茂盛,火山周邊成為天然的優質牧場,動物們生活在自由空間,出產的牛奶醇香、味厚,馬刺身(生馬肉)更是世界聞名。
晚上入住熊本城堡酒店,推開酒店的窗,對面是日本四大名城之一的熊本古城,與大阪城、姬路城合稱為日本的三大名城,熊本城是由豐臣秀吉旗下的大將加藤清正耗費七年心血完成,為安土桃山時代的建筑模式。在明治10年(1877年)的西南內戰中,其天守閣意外發生大火,火勢雖然立刻獲得控制,但是許多重要的文物、城樓已遭到燒毀,現在的主體建筑為60年代重建,其規模之宏大,做工之精巧,令人叫絕,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內部陳列著熊本縣的歷史,尤其由加藤和細川家族所遺留下來的甲胄、刀、劍、旗號及古玩,極具文物價值。天草,光聽這個名字,就覺得很美。我想象天草是否也有類似中國的天山靈芝仙草之類的傳說,問當地的人員,也不得知。傳說中卻有一位英雄,呼做天草四郎的,為抵抗官府的壓迫,率眾起義,最后兵敗全軍覆沒的故事。他的塑像就矗立在天草碼頭上,這里與長崎隔海相望,他領導的民眾就犧牲在海中的一個小島,從碼頭望去,綠綠蔥蔥,默默地在訴說這無邊的惆悵。
天草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島嶼,海岸線被海水長期沖刷,形成各種奇妙的景象,尤其是海邊的巖石,形狀各異,或如妖艷的夫人,或如下山的猛獸,或如垂垂的老叟,或如縹緲的煙云,尤其是那象鼻山,竟比廣西桂林的那個著名景點還更多幾份神似,令人嘆為觀止,擊掌叫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天草的美食,傳統的日本料理就不用說了,單說海鮮燒烤,就令人回味無窮。所有的海鮮都是鮮活的,在燒烤之前還鮮龍活跳,在烤架上升起的鮮味,令人胃口大開。無需使用任何調料,各種魚類、貝殼類的原味飄然入鼻,吃在嘴里,跳在舌上,味道確實不一般。由于天草的海鮮材料并非出自本地,而是來自南太平洋的深海,不受任何污染,所以我們就放心地享用了。
天草魚類資源非常豐富,海豚也喜歡聚集在次,據稱有200多頭海豚,分成2個幫派,常年聚集在此,是世界上唯一每天能看到海豚的地方,乘漁船看海豚是當地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海豚一會兒露出水面,一會兒猛扎海底,樂此不疲。剛開始我還擔心海豚會受漁船驚嚇,后來才發現它們根本就是在和人類玩游戲。回程時海豚們居然還跟著漁船跑,船老大告訴我們,它們其實在玩漁船激起的浪花,人和自然的和諧可見一斑。
天草市長最自豪的是這里的百歲老人比例為日本之首,除了這里的自然環境外,人民的淳樸、善良,與世無爭也是長壽的因素。我們還見到一個天然蒸發法生產食品鹽的一對老夫妻,默默守著鹽場幾十年,問到為何不放棄這種原始的方法改用現代科技,老人回答說是為了保護古老的文化,我想這也許就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何以傳承的原因吧,
為方便島民出行及觀光客的到來,天草機場開辟了飛往福岡及大阪的航班,因為人口太少,整個機場只有1架飛機,機型是只有39座的DASH8,到福岡只要35分鐘。飛行高度在800米上下,一路上乘客透過機窗,可以天草美麗的飽覽湖光山色,被稱之為空中觀光飛機。
天草也不乏與中國有關的傳說,傳說中唐明皇兵敗后楊貴妃漂流曾到此地,留有龍洞山等遺跡。通詞島上據說是精通外國語言的翻譯的住所,也可能是中國商人所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