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女孩
日本女性非常會化妝和打扮,在街上看到的日本女人只要是在15-100歲之間的,幾乎沒有不化妝的,而且年紀越大妝越濃,我看到不少日本老太太臉上搽的粉都快掉下來了,日本女人濃妝的極限就是藝妓,無怪乎SKII在日本賣的那么好。說真話,這次在日本看到的靚女真是少之又少。不過日本女孩都會化妝,所以大部分時間看上去還都算賞心悅目,不過這樣的賞心悅目更多是指氣質和服飾上的,而不是容貌和身材。曾經在JR上看到過一個容貌身材氣質服飾都極佳的女孩子,可惜一轉眼就不見了,可惜可惜。
2. 日本的交通
日本的軌道交通十分發達,輕軌、地鐵、JR、私家鐵全部相連,轉乘十分方便。而且日本的軌道交通可以準點到分鐘,熟悉它的交通系統的人可以很方便的安排行程和時間。
我們在去京都之前曾經詢問過酒店大堂經理如何去京都嵐山,他在電腦上敲打一陣之后給了我們一張紙,紙上很詳細的列出我們應該在幾點幾分乘坐輕軌去某站下車,2分鐘后在另一站臺搭乘JR普通線去某站下車,再過1分鐘后換JR快速線到Kyoto……
日本的公交車也不少,車站上有顯示屏可以看到你要乘坐的線路最近的車輛現在在哪一站,預計多長時間之后可以達到等等。公交車是從后門上車,前門下車,下車時在前門給錢,這和國內正相反。一開始我們不知道,上車之后找不到交錢的地方,總是擔心被抓著當成逃票的。
雖然日本的交通很發達,但是價錢可一點都不便宜(相比國內),尤其是出租車和新干線。我從關西機場到Kobe Bay Shareton是做大巴的,一個小時的路程1650yen,如果做TAXI據說要USD200。新干線從神戶到東京只要2個小時,但單程就差不多要15000yen,趕得上國內從廣州到上海的飛機票價了。
3. 語言
在神戶、奈良之類的中小城市,英語十分不流行。大部分的日本人也就能聽懂個Yes,Thank you之類的。神戶本身雖然是一個很西化的城市,但只是建筑和城市,如果不會日語真的非常不方便,能在那個日本餐館碰到一個中國小姑娘幫我們點菜真的是非常幸運了。大阪和京都要好一些,尤其是京都,地鐵口或旅游景點能看到一些人義務為旅游者指路,他們英文一般也不是非常好,但慣用的指路用語都很熟悉。
4. 換匯、信用卡
一般日本各大銀行都可換匯。但和一般的亞洲國家如新加坡菲律賓之類的不同,機場的匯率反而是最好的。我們在街上銀行和酒店都換過匯,只有機場的匯率最好。日本不少大商場如SOGO、伊勢丹之類的都接受Visa/Master card,不過在日本在Popular的卡還是他們自己的JBC Card。很多飯館或小一些的商店都不太愿意接受信用卡,除非你的購買量很大,可能是因為要付給銀行Service Fee的緣故。我在“祗園小石”買糖果甜品的時候,老板娘就說必須高于3000yen才可以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