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看花
很多游客到了北海道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開闊、舒適,尤其是以前去過東京、大阪等都市,相比之下,這里非常安靜。其實,用“地廣人稀”來形容北海道再合適不過,它位于日本北部,面積占全日本的五分之一,但人口只有東京的一半,人口密度極低,而且多集中于以札幌為中心的小樽與旭川之間,因此每當旅游巴士奔馳在高速路上時,你都只能看到整齊有序的梯田,而絕對不是熙來攘往的人群。
以往很多人都是選擇冬天到北海道滑雪泡溫泉,或者5月初看最后一季的櫻花,其實在盛夏時節賞花,也是近年最流行的觀光環節。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薰衣草生產基地,此時的北海道也迎來最熱烈的花季,不僅僅薰衣草爭相開放,漫山遍野看不到盡頭的花海教人流連忘返。
薰衣草以富良野最集中,而當中的富田農場又是游客必到之地。經過數代經營者的細心維持,如今的農場頗有規模,分為五大花田:幸之花田、薰衣草田、花人之田、春之彩色花田和秋之彩色花田。前兩者是深淺交錯的紫色薰衣草花田,后三個則是一片宛如彩色地毯的長形花圃,混雜了不同種類的花卉,陳設出意想不到的“花田拼布”效果。除此之外,以壯闊田園風光著稱的美瑛之丘,不以薰衣草見長,但花品種類更勝一籌,如向日葵、非洲雛菊、金魚草、風信子等數不勝數,絕對是賞花必到之地。
賞花小貼士:
到了富田農場自然要試試周邊雪糕店的薰衣草味雪糕,200-250日元,風味十足;附近的小店售賣的薰衣草制品很多,如果需要的話盡早購買,其他景點不一定能買到;花田美景最適合留下倩影,如果你穿著長裙就更加配合這浪漫氣氛。
小樽風情佳
如果有時間的話,小樽絕對是一個值得逗留超過一晚的地方。當旅游大巴駛進這座小城時,看著那些建造在隧道上方的民居,別致而有趣,不難猜到這應該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其實,二十世紀初的小樽有“北之華爾街”的美稱,金融業相當發達,領銜整個北海道,堪比紐約華爾街,故而得名。但后來因故凋落,慢慢轉變成觀光城市,一些往日的金融企業建筑得以保留下來,多在小樽車站外的淺草通(“通”即街的意思)至色內大通一帶,如今多改建成為博物資料館。而普通游客必到的還有小樽運河,但這個景點似乎在冬天更具特色,據說除了雪景還有浪漫的雪燈,夏天的風光反而顯得落寞冷寂,只不過是看看運河周邊招攬生意的畫家和作傳統打扮的人力車夫,才發現自己真正來到異域;購物必到的堺町在旅游業復蘇之際顯得不算太熱鬧,拿著巧克力甜點在街上等待客人試吃的美女店員都有點力不從心,就更別說那些經營炭燒海鮮的小攤,一些老字號的購物店還算是積聚人氣,譬如專售玻璃制品的“北一硝子”館和以海量音樂盒震驚游客的小樽兒堂,人氣依然鼎盛。
觀光小貼士:
由于這是一座港口城市,所以建筑的風格頗為特別,傳統的日式房屋比較少,如果你是這方面的愛好者,不妨多花時間好好看看;小樽的人力車夫都作傳統打扮,看上去非常年輕,樂于跟游客打交道,如果你想多了解本土風情,不妨一試;當地的壽司非常著名,風味等待你來發現。
札幌逛一逛
作為北海道最大的城市,札幌承載著展現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的重任,游客逗留在這個人口不到兩百萬的城市中,能感受到依然是閑適悠游的氣氛。
由于札幌立市不過一百多年,而且當地文化跟本州島等地截然不同,深受西洋風格影響,因此你能看到的古老建筑都走東西合璧路線。譬如舊北海道行政辦公室就參考了美國麻省州議會的設計,采用美國新巴洛克建筑風格,主樓的八角塔是標志性元素之一。而游客必到的“白色戀人工場”,也是像童話一般的建筑風格,除此之外,花園內的五彩玫瑰是亮點之一,繁盛茂密得如同公主的花園,讓你在進入工場了解巧克力生產流程之前,就先沉醉不已。
要了解當地風情,自然是要多逛兩個“市”,一是體現漁業文化的海鮮市場,二是展現都市風貌的服飾市場。前者的代表點是二條市場,這市場的感覺跟東京的筑地不一樣,攤檔的擺放比較整齊,除了生鮮食材,還可以購買一些干味,向來都頗受香港及廣東游客的青睞。另外一個市場則是指城中的商圈,必到之處就是以札幌車站為中心一帶的商業圈,大丸百貨、東急百貨、紀伊國屋書店都是體現原汁原味日式商場的最佳范例,想找愛馬仕的絕版包包,可以來這邊碰碰運氣。
踩點小貼士:
札幌的街道命名系統應該是全日本最簡單明了的,全部以東南西北和一二三四數字劃分,譬如每天只營業五小時的著名大漁居酒屋位于中央區南3條西4丁目,就似乎直接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大概的經緯度,你看到路牌也不會覺得無從下手了;白色戀人雖然在機場等地都可以買到,但是到了其工場所在地,可選擇的尺度和口味會更豐富一些;大丸百貨這類商場晚上八點就打烊,但一些新式百貨可能會延遲到十點左右;札幌車站前廣場到了晚上十點左右就會有露天式大排檔,如果你想嘗試最原始風味,不妨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