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北京正是大地春意盎然,百花綻放,生機勃勃的美好季節,人們在寒風中久已壓抑的心情突然析放,走進大自然。公園里游人如織,通往郊區游覽景點的公路上車水馬龍。我愛櫻花,總想前往有1000多年櫻花史的東瀛游覽觀光,于是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本州經典賞櫻新干線》旅游團,于2008年4月2日至7日到日本賞櫻觀光游。
日本櫻花節是每年3月15日至4月15日。本州各地櫻花最佳觀賞期略有不同,與各地氣候和櫻花品種有關。從旅行社得知,櫻花的開放時間很短,所謂“櫻花7日”,就是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7天,整棵樹叢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到日本后能否趕上盛花期,多少還得靠點運氣。臨行前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每天關心天氣變化,期望此行如愿
4月2日,我帶上單反數碼相機,卡片機,攝像機和相機架等“武裝”踏上旅途。日本離中國并不遠,但行程耗了近一天。上午10點從北京坐飛機出發,下午近4點才到大阪。接著就去賞櫻第一景點—歷史悠久的大阪城公園觀光。公園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一大片白色,粉色的櫻花正在盛開,這里成了花的海洋。櫻花樹又集中,又整齊排列,兩排樹花枝交叉相接,很是美觀。靠護城河邊還有一排櫻花伸向水面,與城墻及河水交輝相映,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眾多而密集的櫻花,無比興奮。在夕陽的余暉下,趕快取出相機,熟練地調節相機的景深,快門速度,感光度,持穩了盡快把美景照下來。還得邊走邊照,邊攝,相機架也無法用。一會兒,團隊和導游已無蹤影,我們只好自己活動了。待到集合時間回到停車場時,已是夕陽西下。原計劃還有一個賞櫻點—造幣局公園,不巧碰上閉館,錯過了游覽機會。
晚上大家去逛大阪最繁華的商業街—心齋橋,這條街像北京大柵欄一樣窄,但很長,燈火輝煌,行人擁擠,熱鬧非凡,充分顯示了日本的繁華和富足。在這里拍夜景可以大展身手。。
接著去古都京都游覽。金閣寺是日本傳統庭院式建筑,世界文化遺產,也是賞櫻地之一。寺內湖光寺影,綠樹成蔭,風景優美。可是沒見到什么櫻花,不知為何冠以賞櫻地之名?京都的許多街道兩旁,寺廟內外,都見到許多櫻花。當我們經過一條小河時,沿岸一排很長的櫻花樹開著各種顏色,特別漂亮的櫻花,比起公園的毫不遜色。可是沒有停車,只好對著車窗外照。導游介紹說,日本的櫻花就像北京城里的槐樹,多到大街小巷到處都有,有的游客開始很興奮,后來都不想照了。我不知是否言過其實。
京都是“藝伎“的故鄉,她們聚居在”花街“。導游說,到了”花街“說不定會碰上路過的藝伎。可是一個也沒有。我們提議去看藝伎表演,當然是自費的了。大家看完后覺得這是穿和服的模特在臺上走,不是想象中的”藝伎“。其實有些旅游團這是免費參觀項目。導游坦直說,現在日本游的經濟團隊,因為收費降低了,到日本后凡是要買票的景點一律不帶去,原來由旅行社包的景點或游覽項目,都改自費,而且食,宿標準亦降低。還不包括總帶去購物。可見旅行社算盤打得很精。其它出境游也大多如此。
另一個經典游的重點是登富士山了。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其莊嚴,神圣,像倒扇形般的雪白山峰,對人們有獨特的魅力,為之神往。我們是從京都乘新干線列車到箱根的三島站(共2小時),再坐汽車到
山腳住下,次日登山。體驗新干線是日本游的必備項目,京都車站豪華,列車廂寬敞,清潔,乘客不多,乘坐舒適。當列車駛到靜岡縣途中,突然看見窗外出現富士山雪白山峰,一會兒導游大聲說,快照呀!這是這次旅游能看到的富士山最好位置了。群情激動,紛紛拿出相機往窗外拍照。我用單反數碼機,設置快門優先,提高拍照快門速度,注意景深,對山峰點測光。雖然列車以300M/小時的速度前進,但拍得效果還可以。
溫泉酒店坐落在森林覆蓋的富士山腳,四周靜寂。當晚我們享受了一次日本傳統式的生活:進門要脫鞋,睡榻榻米床(即把床墊子鋪在地板上),日式泡溫泉澡。這種生活倒也很新鮮,也有人不太習慣。第二天清晨5點多,我們到山下的中山湖拍照富士山景色和日出.周圍靜悄悄的,沒有別人.湖水清澈平靜.當我上碼頭回頭一看,富士山就在眼前,湖中倒影清晰,清晨陽光把白色山峰照得微紅.我快把相機架起,用小光圈等方法把富士山和倒影照了下來.不久太陽從山峰露出來了,倒映在水中也很好看.后來其它團員來了,但景色已不如前.可見一早一晚是攝影的黃金時間。
早飯后天氣晴朗,大家坐車登山。富士山高為海拔3776米,按高度分為10合木,汽車最高能爬上5合目(22305米),那天上山路上春雪剛融化,富士山峰時隱時現,大家一路上拍個不停。因山頂上積雪未化,我們只到了4合目(2020米)的觀景臺觀光。日本有富士山風光圖片出售,據說有三種照片是很難照 到的,也是很珍貴的,稱為絕照:1。叫鉆石照。2。叫紅富士照。3。叫反倒影照。
下山后順路到當地名勝大涌谷觀光。這是在山谷里的地熱噴泉,噴出熱氣騰騰的蒸汽,頗為壯觀,與新西蘭毛利的熱泉相像。路上還有另一景點蘆之湖,因天氣不好沒有去而直達橫濱。在橫濱有兩個參觀點:一是在海邊公園看海港,二是逛日本最大的唐人街—中華街。這兩項我看都沒有什么意思。
最后兩天是在東京游覽,內容安排得最多。主要是逛街購物,園林賞櫻,登高觀景,娛樂休閑以及自費游迪斯尼等。東京賞櫻點是在天皇皇宮外的二重橋,千鳥淵。我們在那里并沒有找到眾多的櫻花,只是拍了幾張皇宮外景留念照。當我問導游時,他說就是那個樣子。東京許多街道兩旁都有盛開的櫻花,只是在車里觀花。眼看再沒有賞櫻景點了,大家著急,要求安排去公園賞櫻。導游開始并不同意,他說一路上看到櫻花夠多了,怎么還不夠?我們認為去的賞櫻點太少了。彼此間似乎在賞櫻概念有分歧。經過溝通,終于增加個自費新景點。
國立新宿御苑是日本賞櫻名勝之一。在東京市區里,面枳很大,有1500多株包括70多個品種的櫻花樹。進園后穿過有櫻花的小徑,眼前呈現一大片開闊的櫻花地帶,令人驚嘆!那些大的櫻花樹有點像我國南方大榕樹,枝繁花茂,覆蓋面枳有100多平米。在草地上和櫻花樹下,人們攜親邀友,帶上佳肴美酒(或飲料),一堆堆的席地而坐,談笑風生,邊賞櫻邊暢談,共享春天的快樂。這才是日本人賞櫻風俗。有時一陣春風吹過,花瓣紛紛飄落,這就是“花瓣雨”。童安格有這么一首歌,抒情而又有點傷感,挺好聽的。園里櫻花太多了,我們游覽拍照了3個小時還不夠。晚上回到入住飯店,在窗外后花園亦有兩株白色櫻花樹,在夜光照耀下顯得那么潔白,高尚。可惜在我們要離開時,花瓣一大半落到了下面水池里,正是花落水流兩無情啊。
我們這個旅游團不是專業團,大家旅游目的各異。旅游行程是過去的經典線路游加觀櫻。團隊不少人對購物感興趣,也許購物才是主要目的。他們早有準備,“該出手時就出手”。于是乎我們去東京最著名商業街新宿;什么亞洲“華爾街”銀座;亞洲第一百貨店,著名人工島臺場以及臺場里的購物中心“維納斯城堡”;電器街的免稅店等,東京熱鬧的地方都去。只要肯自費,那里都可以去。其它線路出境游也大體如此。日本生活水平很高,有一天是晚餐自理,我們到街上吃了一碗四川擔擔面,每碗花了800日元(相當人民幣57元),其它的你可以想象了。我關注的日產數碼相機,在免稅店里比國內還貴。但還是有不少食品,商品比國內便宜。我們的地陪生意做得更精,直接在車上做買賣,如日本特產,食品,新產品等。憑高超的推銷技術,出售了許多商品。臨走時許多人已經提著大包小包,表現出很強購買力,令老外刮目相看。總之,各有所獲,大家高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