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游簡介
歷史:古稱島夷,漢晉南北朝稱夷洲。宋屬福建路,元、明設巡檢司。清置臺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臺灣省,1895年被日侵占,1945年歸還。地理:位于中國東南海面,面積3.6萬平方公里,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中國第一大島。包括臺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行政: 全省共劃7市、16縣。
臺灣旅游資源
其地貌復雜,處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又有喀斯特地貌與海蝕地貌,故多山水勝境、火山群與溫泉群。西海岸沙灘平緩,多海水浴場,而東海岸斷崖陡峭,奇石怪巖。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更有‘蝴蝶王國’之稱。清代即有‘八景十二勝’之說,包括:阿里山云海、雙潭秋月、玉山積云、清水斷崖、澎湖漁火、大屯春色、魯谷幽峽、安平夕照和草山、新店、大溪、五指山、八卦山、虎頭埤、獅頭山、太平山、大里筒、旗山及霧社。文物資源豐富,或與反抗荷蘭、日本侵略者有關,或為臺灣與大陸關系的歷史見證。如赤嵌樓、安平古堡、明延平郡王祠、指南宮凌霄寶殿、云林北港媽祖廟、臺北與臺南孔廟等。
高山族人口達30余萬,又分為阿美、泰雅、排灣、賽夏、布農、曹、魯凱、卑南、雅美等9個族群。雅美族的甩發舞與雕船本領,阿美族的對位唱法與多姿的舞蹈,排灣族的刺繡與雕刻,布農族的‘打耳祭’與‘成年祭’大典,賽夏族的‘矮靈祭’與佩鈴叮咚的舞蹈,泰雅族的繡衣與播種節,卑南族的‘剎猴祭’與‘狩獵祭’等,是那樣五彩繽紛。為發展旅游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桃園縣興建‘小人國’,更豐富了旅游資源。
風味肴饌
類似閩、粵,但加以變化而有臺灣特色:佐料常用沙茶、咖喱、花生醬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湯燉煮。風味小吃品種極多。臺北新店碧溪潭香魚,基隆豆簽羹、‘甜不辣’,桃園石門沙鍋魚頭,臺中菜根香原汁牛肉,新竹‘貢丸’,嘉義‘四臣湯’和香菇魚翅羹,臺南‘棺材板’(油炸包餡面食),高雄六合夜市貝類海鮮及‘山河肉’(大山鼠肉)等,都使人垂涎欲滴。
地方文藝
閩語區有褒歌、采茶歌,粵語區有客家山歌,較通俗。而南管則較‘雅’。劇戲多承閩、粵,有梨園戲、高甲戲、粵戲、皮影戲等。高山族文藝絢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