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臺灣,有四個地方是必須去的:日月潭、阿里山、臺北故宮博物院和臺北101大廈。
日月潭:日月潭是臺灣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300年來,日月潭就憑著這“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于五洲四海。
日月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所以這個小島被叫做“珠子嶼”,現在也叫光華島。以這個島為界,湖的北半部分圓圓的像太陽,湖的南半部分彎彎的像月牙,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來源。潭面景象萬千,是臺灣省出色的天然大湖。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還有幾處名勝古跡。其中潭北山腰有文武廟,廟中有孔子像,左右有文昌君與關羽像,從廟里看出去,日月潭左右兩個湖,都看得清清楚楚。日月潭的南邊是青龍山,山中有玄光寺,從玄光寺拾級而上,就到了玄奘寺。這座寺氣魄宏大,金光閃爍,寺中有一小塔,供奉著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的一份遺骨。日月潭西邊還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經過訓練能表演跳舞、開屏和敬禮的孔雀。
阿里山:相傳250多年前,達邦有一位酋長叫阿巴里,英勇善獵,只身翻山越嶺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后來常常帶族人來此打獵,收獲頗豐,人們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阿里山在臺灣省嘉義縣東北,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以五奇著稱,即登山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日出、云海、鐵路、森林與晚霞合稱為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外。
五奇之一:日出
當清晨曙光乍現,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于地球公轉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五奇之二:云海
阿里山云海名列臺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于天氣晴朗、浮云遍布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觀賞云海的最佳季節,最佳地點則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游樂區內的慈云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五奇之三:鐵路
與民國同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軌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經熱、暖、溫三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綠野仙境,尤其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絕對令您不虛此行。昔日為轉運木材而興建的它,今已蛻變成森林旅游列車。園區內現有三條支線,其中「祝山線」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游客搭乘:「眠月線」為觀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終點還有著名的石猴游憩區:「神木線」則穿越園區,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而早年所遺留下來的蒸汽火車與報廢車廂,也已在沼平車站旁裝璜成風味獨特的車廂旅館與火車展示區,讓游客住宿與觀賞。
五奇之四:森林
從平地的龍眼、相思樹、桂竹林等熱帶植物開始,順著山勢攀升,景致變換成屬于暖帶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溫帶林則可見到鐵杉、臺灣扁柏、華山松、臺灣杉與紅檜等。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為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后來才開發為森林游樂區。每年一到花開季節,整座山被裝點成美麗繽紛的花海,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小徑上。還可以吸取芬多精、聆聽鳥鳴聲,一片鳥語花香、欣欣向榮。
五奇之五:晚霞
因高山地區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導致空氣中的紫外線相對增強,使得藍天比平地絢麗,而晚霞也就更艷麗。慈云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對高岳、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觀賞點。
臺北故宮博物院:與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并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規模并不是很大,有三層樓,以陳設的物品精美珍貴而著稱。當年蔣介石在撤退的時候把大陸的很多珍奇異寶都帶到了臺灣,現在這些珍品都放在故宮后面的山腹,整個山都是空的,這些珍寶輪流在臺灣故宮展出,每三個月輪換一次,據說要花35年才能使里面的物品輪換一圈,并且現在還有很多當時運過來的箱子據說還從來沒拆開過。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兩件鎮院之寶——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翠玉白菜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這件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翠玉白菜的玉料中,白色部分雕成菜幫,翠綠色部分被雕成菜葉和葉上的昆蟲,白色和綠色的過渡十分巧妙自然,看上去是鮮活欲滴。最為可貴的是,翠玉白菜上有兩只蟲,一只蝗蟲,一只螽斯蟲。它是清代光緒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純潔,但是白菜葉片上停留兩只蟲又是作何用意呢?原來螽斯蟲代表了多子多孫的意思。
和翠玉白菜放在一起的另一件國寶級文物,清代的肉形石又名東坡肉,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塊黃玉,經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塊玉東坡肉。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會把它當成硬邦邦的石頭,因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塊連皮帶肉、肥瘦相間的東坡肉。無論是色彩還是紋理,都可以亂真。人們似乎都能聞到紅燒肉的香味。真正人間極品,價值連城。
臺北101大廈:目前的世界第一高樓(未來是我們的“上海中心”),臺北101,位于臺北市信義區的一幢摩天大樓,樓高508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其英文名稱Taipei 101除代表臺北,還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之意義。
臺北101的主樓旁邊還有一棟6層樓、總高60米的裙樓(podium),規劃為購物中心及銀行、證券行,裙樓內有挑高40米的豪華室內廣場。
因應高空強風及臺風吹拂造成的搖晃.臺北101設置了“調和質塊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是在88-92樓層掛置一個重達680公噸的巨大鋼球,利用擺動來減緩建筑物的晃幅。
防震措施方面,臺北101采用新式的“巨型結構(megastructure)”,在大樓之四個外側分別各有二支巨柱,共八支巨柱,每支截面約3米長、2.4米寬,自地下5樓貫通至地上90樓,柱內灌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鋼板包覆。
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最快速電梯,有兩部,為觀景臺使用,其最高速率可達每分鐘1010米,相當于時速60公里,從1樓到89樓的室內觀景臺,只需37秒。另外,它也是世界最長行程的室內電梯。
89樓的室內觀景臺,其出入口在5樓,全票票價為新臺幣350元,優待票票價為新臺幣320元。營運時間為周二至周日上午10:00至晚上22:00,周一休館。而91樓的世界最高室外觀景臺已于2005年9月16日對外開放。(門票新臺幣400,折合人民幣100元)
臺北101大樓夜間燈光選擇彩虹七種顏色,每天固定一種顏色,如星期一是紅色、星期二是橙色、星期三為黃色、每日落日時間開始點燈至晚上10點。
更多臺灣相關旅游信息,請點擊: http://www.yuvamsohbet.com/guide/taiwan.htm